一两陈皮、一两金、百年陈皮胜黄金!
广东有三宝
陈皮、老姜、禾秆草
一两陈皮、一两金、百年陈皮胜黄金
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味道!每年的9月份起,是广东新会茶枝柑丰收的季节,这时候的新会,你会看到大街小巷都晒满了果皮,密密麻麻的果皮正接受阳光的洗礼,孕育芳香!
在漫漫阳光下
那一片片清鲜的新会柑皮缓慢蒸发变干
随着时间的流逝,陈香越发浓厚
时间之味,愈陈愈香
仿佛储存了时间的味道
在广东的家庭中,陈皮是家常必备的生活用品,能入药、煲汤、泡茶、调味,老一辈的广东人更将陈皮视之为珍宝收藏。
还记得小时候,感冒发烧、腹泻呕吐,妈妈都会把收藏新会陈皮拿出来,熬一碗陈皮老姜茶给我喝,很快感冒就会好了, 很多人都习惯用新会陈皮泡茶,祛风寒,降血脂,常饮面光红润,精神饱满。
新会陈皮还可调味入菜、亦可熬一碗糖水,浓浓的果香,陈年的陈皮能提升菜品的鲜味。说这种其貌不扬的干果果皮在中式料理中有“摧枯拉朽”的作用,并不为过。因为无论是蒸、炒、煮、炖,一丁点陈皮往往就是“画龙点睛”的一笔。新会陈皮梅、陈皮鸭、陈皮酒等,早在宋代就开始以“广货”之名远销海内外。
新会陈皮不仅仅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
更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
具有“千年人参、百年陈皮”的美称
陈皮,其味苦、其味辛、其性温。有理气、健脾、燥湿、化痰功能,能治愈胸脘胀满、嗳气呕吐、食欲不振、咳嗽痰多等病症。
陈皮是不可多得的药食茶同源、食养俱佳的中药材,被称为天下第一和药。
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就有记载:(陈皮)苦能泄能燥,辛能散,温能和,其治百病,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,同补药则补,同泻药则泻,同升药则升,同降药则降。
南宋梁代的陶弘景在《名医别录》中也首次提出“陈久者良”。言下之意,陈皮越陈,功效越好,陈放年份不同,疗效也有不同。新会陈皮的芳香油中含有24种物质,时间越久,随着芳香油中物质的不断变化,它的药用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。
那么新会陈皮与其他的陈皮又有什么区别呢?
1、外观不同
新会陈皮,质地柔韧呈整齐三瓣,基部相连,裂片向外反卷,露出淡黄色内表面,有圆形油点。果皮层较厚,海绵状浮松,无明显果肉瓣痕迹,油包颗粒较大,有明显突出感和油光,且分布稠密,有卷边现象。其他产地的陈皮,片小,有的破裂为不规则的破裂片,表皮没有光泽、没油气、没有卷边现象。用手指甲轻刮陈皮表面,新会陈皮有油光,不是新会陈皮则没有油光。
2、品质不同
由于新会的特殊地理位置,十分适合柑橘的生长,产出的柑皮油脂成分是其他地区柑的数倍之多。
3、制作工艺不同
新会陈皮讲究的是道地传统,从摘果到晒皮无任何现代加工工艺,只靠太阳晒,干后自然陈化,讲究三年成皮(陈皮),既陈化了三年才能叫“陈皮”。而普通陈皮非新会陈皮需要经过三蒸三晒等繁琐工艺方可入口。
皮皮宝陈皮只选道地新会大红柑,遵循传统古法秘制工艺,自然陈化及储藏陈皮之法,愈陈愈香,愈陈愈珍。
冬月新会,茶枝柑陆续成熟,果实圆润,油包饱满,芳香怡人,又称大红柑,是柑中之臻品。皮皮宝优选道地新会大红柑,匠心工艺,品质上乘。
新会陈皮
品味自然味道
自然陈化、年份充足
在岁月的长河中、孕育陈香